弄假成真的記憶       

  ⊙林天送(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) 2003年8月21日發表


        你可曾很肯定地說出某件事的細節,後來卻發現,根本就沒有那回事?   

  為什麼一些「假記憶」會如此逼真呢?首先要了解,人的腦並不是一部錄影機,它不可能百分之百「重演」舊事。 

  通常,腦會把經歷的情景存檔,且不同圖像存放在不同部位,譬如臉孔的圖像是存在紡錘狀的腦皮質,而空間的圖像是存在副海馬腦區。回憶某件事時,腦必須即時在腦海尋找舊圖像,加以組合,以期建立回憶。 

  ★壓力下  想像與記憶錯亂 

  這過程極易發生錯誤。因為有時候,我們想像著某些事情的發生,這些想像的影像也會留在腦海,當我們尋找記憶時,就可能發生真假混淆、模稜兩可的情況。 

  壓力大時容易發生假記憶情況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J.  Payne博士對66名大學生做了一個記憶測驗:第一組在測驗時,大做誇張事,照大燈光錄影,給學生精神壓力;第二組則靜悄悄在教室舉行。 

  測驗的項目是對這些學生唸20個英文單字,大多都跟睡(sleep)有關的字,如bed,rest,tired等,但sleep一字並未出現。五分鐘後,問學生有無聽到hat與sleep二字。壓力的一組有80%的人答錯,第二組則有85%答對。二組對答的反應時間幾乎一樣。 

  Payne解釋,記憶在海馬腦區形成,但如壓力下會產生壓力激素,如腦皮質類固醇,而干擾了記憶程序。這也說明,為何法庭上常發生錯誤的對證。 

  另外,小孩在六歲前,腦的發育與記憶日新月異,故很少成人能記得在六歲前的事,而法庭一般也不會讓小孩上庭作證。 

  ★記憶真假  腦部影像圖測知 

  哈佛大學神經學教授D.  Schacter報告一項研究,他邀請了一位記者A.  Alda去一個湖畔,在湖畔的長椅坐下來,前方十幾公尺有一對年輕男女在野餐,Schacter要Alda仔細觀察那對年輕人的一舉一動,並好好記住眼前的事物與情景,譬如這對男女有沒有帶雨傘、男的穿什麼衣服、女的戴帽子等。 

  過程中,有攝影師用遙控方式把野餐的情景照相下來,前後約半個多小時。當Schacter與Alda離開湖畔後,攝影師又繼續照了些這對年輕男女野餐時的相片,並增加了些新東西。 

  三天後,攝影師送來約50張的照片給教授,教授就要Alda仔細看這些照片,要他挑出哪些是他親眼看到的景象。結果Alda在這一堆相片中,錯挑了十幾張他在湖畔時並未發生過的情景。可見人的記憶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。 

  Schacter教授另外用正子掃描攝影術來看腦神經對記憶的處理程序。他發現,不同記憶存放在不同的部位,但以海馬腦區為中心做索引,從腦的影像圖可看出來哪些情景的回憶是真或假。 

  他並發現,當一個人在做「真」或「假」回憶時,聽覺腦皮質會呈現不一樣的亮度。Schacter教授正進一步研究,真假回憶為何發生在聽覺腦皮質,而不是在視覺腦皮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tus 的頭像
    Lotus

    倚山園

    Lo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